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9月9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根据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当时我国教育同现代化建设严重不适应的实际提出的,反映了他从当代世界发展和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提出的总体要求,即教育要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等挑战,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服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个面向”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体现在这一时期关于教育工作的重大决定之中。1985年5月27日,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个面向”也为新时期干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的干部教育事实上也以此为指针。中央《1996—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推进干部教育改革。以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结合实践锻炼,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用现代科技知识和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充实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培养造就一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才兼备、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基本形成了与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相适应的培训基地规模。这段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积累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创新、坚持“三个面向”、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等宝贵经验,这对推进新世纪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报名咨询

021-65650813

021-51263651-8034

微信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4023701号 Copyright © 2003-2014 上海华智干部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