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依法治理重在破解五个难题
农村依法治理重在破解五个难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甄小英
从治理结构体系来看,解决了治理主体是谁,以及治理主体关系这两个问题。宁波在农村治理中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等多元主体作用,体现了现代治理的特点,解决好了农村治理谁来引领,如何引领和引向何方的问题。注重改进农村党组织领导方式,制定村级组织运行规则,既防止了党组织包揽天下的弊端,又避免了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搞成“三驾马车”。
从治理功能体系来看,解决了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问题。宁波在农村治理中强调党组织的动员、组织、监管、服务、配置等功能,具有现代的治理功能体系一般特点,如深化“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即是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了解民意、化解矛盾、完善社会管理的探索,也是发挥社会动员功能和社会组织功能的有效方式。
从制度体系来看,解决了如何保障制度有效运转的问题。宁波把健全规范农村基层权力制度作为农村推进现代化、法治化的关键举措之一,比如限入、确权、立规等,通过科学的方式规范农村治理法治化。
从治理方法体系来看,解决了靠什么手段、方法进行治理的问题。宁波在农村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形成了以法律、行政、经济、道德、教育、协商为主要内容的治理方法体系,特别强调德治法治自治,教育基层干部学法懂法用法,教育村民尊法守法。始终按照党员群众建议来完善决策,使农村治理和村民自治在健康发展。
从治理运行体系看,解决了治理体系采用何种方式和路径运转的问题。宁波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互动等方式,理顺了市县乡村关系,通过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减少了改革的风险和成本;通过加强不同领域、不同组织、不同群体的横向联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