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条”助力最开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上海浦东将建自贸区海外人才离岸基地、探索高级特聘公务员制度
本报讯 上海“促进人才创新创业20条”出台后,浦东新区全面对接、率先落实,于上周出台“促进人才创新创业14条”,以此为基础,浦东将创建最开放的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浦东人才“14条”涵盖人才出入境管理、人才就业准入、人才金融服务、人才跨境交流、众创空间平台建设、创新人才交流和激励、人才落户制度、生活配套服务等内容。据了解,“14条”主要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国际人才引进更加开放,争取率先在人才出入境、就业许可、执业资格、离岸创业等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国内人才引进更有竞争力,重点在居住证积分、居住证转办户籍、直接落户等方面,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倾斜力度。三是人才发展环境更具吸引力,围绕人才创新创业和安居乐业等重点需求,整合各类公共和市场服务资源,解决人才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14条”提出建设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目前,浦东正与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全球科技创新先进地区进行技术交流,探索建立3万平方米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基地,支持海外人才设立离岸研发、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创业企业。今后,设在浦东的创业公司,一部分创新研发项目可以通过离岸方式,调动资金、采购原料,并在海外实验室完成。
浦东新区还探索为高层次人才适度放宽金融管理,为他们自由出入和创办企业提供方便。“14条”提出,浦东将简化高层次人才外汇结汇、直接持有境外关联公司股权以及利用离岸公司进行返程投资等方面的审批手续。浦东还将开辟外籍人才外币兑换、携带的绿色通道,放宽限额管理。
“14条”首次提出实施公职人员国际化发展计划,明确探索高级特聘公务员制度,以灵活的合作方式,聘请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深度参与政府项目和课题。据悉,未来浦东将深化聘任制公务员制度,适度扩大招录数量,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具有海外教育经历和国际企业工作经历的人才引进力度。同时,浦东将实施政府、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与国际企业人才“双向挂职”制度,加大外向型培训力度,推动公职人员赴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跨国企业挂职培训,并研究设立公职人员国际化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