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国企为何会成免费人才培训基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更新用人观念、建立内部人才竞争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完全破除在用人制度上的一些根本弊端,依然阻碍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作用发挥,这是国有企业难以遏制人才流失、摆脱不了“免费人才培训基地”的根本原因。
        人才聘用中非年轻干部不用 
    一些国有企业近年来在改革用人制度、推进干部年轻化方面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非年轻人不用,规定企业管理干部到了某个年龄段必须下来。如一些国有企业中存在女员工达到47周岁、男员工达到53周岁必须退出岗位,由企业发给其内保养工资,其工资标准低于在职员工工资的50%等。这种以年龄划线一刀切式的用人政策,很大程度是为了推进机构和人员的精简,但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一方面,浪费了一部分企业管理经验丰富、仍然年富力强的难得的管理人才,进而影响了企业老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能把一些并不胜任的年轻干部推上了管理岗位,必然影响国有企业内部一些单位或环节的运行绩效。 
    对国有企业的这种做法最欢迎的是民营企业。许多被国有企业裁减下去的管理骨干、技术人才均被民营企业所接收,这可以看成是国有企业为民营企业培养人才所做的新“贡献”。民营企业在减员时主要看业务岗位的需要和个人的能力,或者看其健康状况,而不是年龄。
        人才应用中片面追求高学历
    目前,不少国有企业片面追求高学历、高文凭,以文化程度的高低作为衡量人才素质的主要标准。
    有些国企为何会成免费人才培训基地:一是在招聘人才时一味注重学历和学校名气,一些国有企业还在人力资源部专门设立招聘人员,常年从事大专院校招聘工作,进出一些各大院校进行选聘。二是花钱送大批技术、管理人员去上一些高校办的各种培训班学习拿文凭。目前,国有企业高、中层管理者中本科、大专比比皆是,至于其中有多少水分,没有人去过问。三是职称评定泛滥,有的国有企业甚至专门为中高层管理人员送职称,结果,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都取得了各种层次的职称,但实际能力却极为低下。
        人才管理中任人惟亲风盛行    
    任人惟亲可以说是国有企业用人上的一个积习已久、难以根除的体制性弊端。由于用人的好坏与国有企业领导者没有切身利益关系,加之用人标准模糊,缺乏科学和民主的用人决策程序,不少国有企业用人往往都是由“一把手”说了算,于是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通常一个企业主要领导的变动,就意味着企业的管理干部队伍会有大的变动,凡是与该领导关系密切的属下、同学、老乡都会很快得到升迁。
    要想消除国有企业任人惟亲的弊端,至少应着眼于这么四点:一要建立明确科学的选人测评标准,避免选人的主观随意性;二要建立选人的集体民主决策程序,避免用人上的个人集权;三要建立选人责任追究制,追究选人失误的领导的责任;四要注意利用第三方人才测评专业机构选人。
        企业用人中重外轻内现象严重    
    目前,国有企业在用人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外轻内”倾向。一些企业一谈到人才,总是眼睛向外,对外部人才厚爱偏爱,工资福利等一切待遇从优解决,惟恐怠慢了这些人才,而对内部人才,特别是在技术岗位多年来长期积累形成的本土人才、土专家,总是视而不见,不充分使用和开发,造成内部人才的浪费。
    优先选用内部人才是最基本的用人原则。优先使用企业内部人才至少有三大优点:一是对内部人才在德、才、能方面要比外部人才更了解,使用内部人才出现选任失误的风险低;二是内部人才由于对企业的环境和文化熟悉,到新的岗位比外部人才进入角色快;三是优先使用内部人才会使员工看到发展的希望和机会,有利于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报名咨询

021-65650813

021-51263651-8034

微信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4023701号 Copyright © 2003-2014 上海华智干部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