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

——以陆家嘴人才金港为例

上海陆家嘴人才金港副主任 陈荣辉


    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意见》,早在2008年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管委会领导具前瞻性眼光,筹备“陆家嘴人才金港”项目,旨在为以陆家嘴金融城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人才软实力打造提供支撑2009年5月26日,陆家嘴人才金港正式开港成立。
    ——勇于创新、平台初现。陆家嘴人才金港项目是人才工作的创新之举,举目国内,并无成熟模式可以借鉴。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极好的公信力背书,使得金港对政府政策资源、高校教育资源、国际知名资格认证机构、专业人才服务机构资源的整合、对企业需求的把脉等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一个创新型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形成。
    陆家嘴人才金港成立伊始,以NGO模式运作,引进专业人才工作团队,以政府资源集聚、企业需求集聚、教育资源集聚为基础,在人才引进、孵化、教育、培训、认证五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卓有成效,迅速构建了一个政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迅猛发展、瓶颈初显。面对全国各地建设人才金港的热情,人才金港模式辐射并服务全国已成燎原之势,由于人才金港成立时间不长,人才工作的业务模式可以复制,但成熟的人才工作团队却很难复制,虽然上海陆家嘴人才金港铸就了一支颇有战斗力的团队,但面对全国诸多金港的开设,人才梯队难以迅速补位;兼之大城市的产业发展良好,人才虹吸能力强,人才工作相对容易,中小城市对人才吸引力弱,人才金港的业务开展艰难,成效不明显。
    在此情景下,量力而行,只能暂缓布局更多金港;同时,由于地域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各地项目的合作也并不尽如人意,有些地区原本合作意向强烈,但几经磨合,仍然好事难成。
    人才金港资源整合能力固然很强,但仍沿袭相对传统的业务模式,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现有的业务效率有待提升,人才公共服务平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
    ——审时度势、转型升级。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人才工作服务平台需要审时度势、转型升级,才能稳健发展、振翅扬帆、再续辉煌。
    转型核心:尊重市场规律,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开展工作。
    理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形成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合作关系;用市场化的薪酬标准构建和激励团队、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做,提升工作绩效。
    把脉各类资源的多元化需求,设计一个线上的云服务解决方案,实现多种资源、资讯的实时互动共享,表现形式为一个云服务平台网站和手机移动端APP。线上的所有信息是实时、是沉淀、是互动、是交易、是窗口、是宣传、是推广、是平台、是合作。
    线上和线下服务互为支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新常态下,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开展工作,一个崭新的更为强大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2.0版雏形已现,这个创新的平台战略,将会改变政府、教育、人才服务机构、企业和人才的现有互动模式,形成一个以人才服务为核心的生态圈,并可通过整合更多资源,实现更多服务。

报名咨询

021-65650813

021-51263651-8034

微信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4023701号 Copyright © 2003-2014 上海华智干部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