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城市的基石
——湖北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实践与探索
湖北武汉市党建研究会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资源分配日趋紧张,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社区面临着许多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湖北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党委的成功探索,对于破解城市社会管理难题、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具有历史性、全局性、方向性意义。
一、可喜局面:社区建成10多年来,不让上级操一份心、不让业主伤一份情、不让居民发一份愁,环境“十个没有”,居民“亲如一家”,活动“一呼百应”,群众都夸“共产党好”,被居民赞誉为“绿色社区、安全港湾、温馨家园”
百步亭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后湖地区,当年只是一个渔乡小镇,地势低洼、环境脏乱,经过10多年的发展,社区从首期入住600户、2000人到占地3.5平方公里、入住人口超过12万人,蜕变成为一座朝气蓬勃、笑声朗朗的现代化新城区,被这里的居民称之为“绿色社区、安全港湾、温馨家园”。
——这里的环境“十个没有”。走进这个社区,到处都是草坪、树木、花卉,仿佛进入一个花园。社区建成以来,没有居民家中被盗,没有刑事案件,没有交通事故,没有黄赌毒,没有未成年人犯罪,没有火灾,没有法轮功,没有大的邻里纠纷,没有越级上访,没有群体性事件,常年保持着“十个没有”的记录。多年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憧憬,在这里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这里的居民“亲如一家”。这个社区的居民,邻里间相处得如同兄弟姐妹,好似和睦的家庭。大家一起参加活动,姐妹们几天不见就心里牵挂,改变了很多小区中居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对于社区的空巢老人,大家组成志愿服务队,自发地与这些老人结对子。一家有困难,大家来援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这个社区,助人为乐、互帮互助、扶贫济困,已成为人们崇尚的美德。
——这里的活动“一呼百应”。社区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号召每个居民加入一个活动队伍,学会一项文艺技能。社区内多种兴趣小组和教学班五彩缤纷,包括腰鼓队、太极拳、合唱团、书法社等十多个活动团体异常活跃。社区足球、篮球、门球赛,红绸舞、扇子舞、现代舞、时装表演、健身操表演、电影晚会、歌舞晚会等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社区运动会,杂技魔术等活动常年不断。节假日广场文化活动热闹非凡,元宵节灯展,“百步亭花园之夜”文化艺术节,特别是社区每年春节前夕举办的“万家宴”活动把居民的参与热情推向高潮。
——这里的群众都夸“共产党好”。这里的居民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由衷地拥护我们的党,许多居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居民施金林在他70岁生日那天,老泪纵横地向社区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社区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达到100多人。十八大前夕,社区1万多居民千针万线绣党旗,将千言万语凝聚成9个千钧大字——“百步亭人永远跟党走”绣在了党旗上,表达了广大居民的共同心声。百步亭社区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社区、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100多项国家级奖项。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百步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实践探索:通过健全组织网络,提高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健全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需求;通过加强社区管理,筑牢维护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通过突出文化引领,不断增强社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在实践中,百步亭社区始终坚持强化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社区党委在社区各项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探索出了一条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党员为骨干、以居民群众为主体、以服务群众为主线、以文化活动为主题、以共创美好家园为目标、以党的建设引领和推动社区建设的和谐社区发展之路。
(一)健全组织网络,提高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实行网格化管理,配强书记、建强班子、选好骨干、明确责任,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社区全覆盖。一是“双向进入”建强核心。在社区层面,实行社区“大党委制”,将居民自治组织、政府派驻机构、物业公司和驻社区大型企业负责人,吸纳进党委任兼职委员,适当分派一定的工作,引导各方参与社区建设。在苑区(片区)层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居委会主任担任物业服务处总监,物业服务处经理担任居委会副主任。二是“两长四员”健全网络。将整个社区划分成7个苑区,每个苑区以楼栋为单位建立网格,整个社区划分为820个网格。在每个苑区建立党支部和居委会,在每个楼栋建立党小组。社区楼栋党小组由“两长四员”组成,即党小组长、楼栋长以及卫生员、治安员、文体员、物管员。三是“四个之家”搭建平台。社区党委响亮地提出“让共产党员浮出水面”,把党员的基本情况作为居民档案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居民在社区买房和就业应聘时登记党员等措施,将在社区内工作和生活的党员一个不少地纳入到社区党组织之中,把党组织建成“四个之家”(离退休党员之家、在职党员之家、流动党员之家、下岗党员之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四是志愿队伍人人参与。大力弘扬“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志愿者文化。发动居民群众结合自己的优势特长,组建关爱空巢老人、帮贫助困、治安巡逻、环境卫生、心理关怀、健康咨询等160余支、2万余人的志愿者队伍。设立“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开办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吸引注册志愿者20多万人。
(二)健全服务体系,最大限度满足居民需求。建立健全以公共服务、物业服务、便民服务、关怀服务为主的多层次、多类型、经常性、广覆盖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对象全覆盖。一是把公共服务送到家门口。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将政府派驻社区机构统一纳入社区服务站,为居民提供社会保障、就业培训、低保优抚、户口登记、驾照年审、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一站式”服务。年初,服务站人员按照岗位职责和居民需求,作出服务承诺。二是把物业服务送到居民中。树立“居民永远都不错,我们永远有不足”的服务理念。社区物业公司按照ISO9000标准,实行设岗定责和公开承诺制度,对社区秩序维护、环境卫生、绿化管理、公共设备维修等工作实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推行物业绩效由居民评分制度,降低物业收费标准,一般比同档次住宅低20%以上。三是把便民服务送到心坎上。紧紧围绕“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做好商家进社区工作,方便居民购物、上学、就医、进餐。四是把关爱服务送到千万家。坚持做到“三必到、五必访”,即居民有突发事件、有不满情绪、有家庭纠纷必到;对困难家庭、住院病人、下岗失业人员、劳教释放人员、孤寡老人必访。同时,大力弘扬“有时间做志愿者”的志愿文化,在社区12万居民中,有志愿者2万多名。
(三)加强社区管理,筑牢维护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引导居民民主自治,做到大家事、大家议、大家管、大家说了算,实现了“小事不出苑区,大事不出社区”。一是设立“小总理信箱”广纳社情民意。建立百步亭社区网站,开通社区网上工作室和博客,设立“小总理”电子信箱,在门栋设立“小总理”留言箱。对居民的诉求,社区党委承诺“小事不过夜,大事不隔天,事事有回音”。社区每年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诉求上万条,100%办结回访。二是推行“六步议事”实现民主管理。针对居民不同的利益诉求,坚持“主导不包办、群众说了算”,建立“六步议事法”,即,按照居民提出问题——召开恳谈会讨论——社区参事会制订公约——在社区公告征求意见——邀请专家审定公约——居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等六个步骤,引导居民通过民主协商解决问题。三是“群众工作群众做”化解矛盾纠纷。社区组织志愿者成立了200多人的“管得宽”维和队,专门调解邻里纠纷。社区成立以来,解决处理各种矛盾问题12多万件,没有一个居民越级上访。四是坚持“三个第一”处理突发事件。针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断出现,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的现实问题,社区实行首问负责制,坚持“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居民的财产安全。
(四)突出文化引领,不断增强社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按照“社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分享、人人受教育的生动局面。一是红色教育活动凝聚人心。成立延安精神研究会,组建由社区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老教师、老党务工作者参加的报告团,定期对社区居民和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分批组织社区骨干、优秀青少年赴省内外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培训,每次确保达到党员干部人数的30%以上。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召开前夕,社区组织了“万人绣党旗”、“我爱社区跟党走”等系列红色教育活动,“知党情、颂党恩、跟党走”成为全社区居民共同心声。二是民俗节庆活动和谐邻里。把民俗活动做成社区活动的品牌,逢年过节必有庆祝活动,把居民紧密团结到一起。每年春节举办“万家宴”,一家一道菜,万家过大年。每年元宵节举办灯会,中秋节举办“团圆宴”,重阳节举办“敬老会”。2012年,百步亭联络全国2000个社区开展“社区网络春晚”和“社区网络万家宴”活动,全国报送节目2600多个,总参演人数超过1万人,形成了全国社区文艺节目大展演的局面。三是群众文体活动激发活力。坚持三天一个小活动、五天一个大活动,常年不断开展各类文娱体育活动。积极发挥有文艺特长、有活动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兴趣爱好的居民骨干作用,由他们牵头组建了腰鼓队、气功队、太极拳队、陀螺队、合唱队、礼仪队等100余支有特色的群众文化队伍。社区提供资金、场地,建成了1万多平方米的活动场所、4万平方米的绿化广场和6万平方米的游园,形成了五分钟“文体活动圈”。四是文明创建活动树立新风。提升居民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社区雷锋志愿者广场,组织“十大孝子”、“五好家庭”、“百佳和谐家庭”、“五好文明门栋”和“十大诚信经营商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个个争当好人、人人比做好事的生动局面。
三、经验启示: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打造一支特别有活力、能战斗、讲奉献的党员“主力军”队伍,激发居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唱响和谐幸福社区建设的“主题曲”,探索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发展之路
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的生动实践,较好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如何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等历史性课题,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必须着眼于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把党组织的“根”深深扎进居民群众之中,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
(二)必须着眼于抓基层打基础,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着力打造一支特别有活力、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主力军”队伍。
(三)必须着眼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充分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激发“主人翁”意识。
(四)必须着眼于加强城市基层的社会管理,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社区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唱响和谐社区建设的“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