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中国梦”与“追核心价值”紧密相连

周锦尉
 
    日前,上海市委讲师团成立,在成立会上,讲师团即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宣讲的备课工作。其中有个题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如何”,引起大家热烈讨论。笔者也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自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人民最伟大的中国梦”。他在次年的人代会被选为国家主席的记者见面会上详尽阐述中国梦,又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其丰富内涵。笔者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说,“中国梦实质就是一种信仰、一个理想。”我领会,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首先在于“追求目标”上的相通。
    我们知道,一个人有信念、信仰、理想,是具有较高人生境界的反映。理想是棵树,树的主干是社会理想、政治理想。其他还有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价值理想等,这些理想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就是社会理想。这个理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而且是整个民族的理想、人民的理想,也是近代以来多少代中国人的理想。民族振兴的理想由亿万个体的事业理想构成。有了这个民族振兴的理想,中国人才有主心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是将人们熟悉的政治语言,变成老百姓的话。即“党的话”变成了“百姓的话”。“信仰、理想”变成了各界人士、亿万民众的最大“公约数”,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人们易于接受,易于践行。
    再看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学界在解读时,将“24字”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就第一个层面来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就是国家现代化目标的追求。即,“中国梦”既是发展目标,又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理想。在这点上,圆梦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
    深入分析,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贯穿着两个“统一”。
    其一,“整体与个体”的结合和统一。比如,国家层面的这八个字,国家作为目标要践行,社会要践行,公民更要践行。国家富强,须建筑在亿万劳动者、经营者、投资者一个个事业成功、越来越多人生活的富裕起来的基础上的;国家民主,须建筑在千百万个企业民主、事业单位和机关民主、基层民主着实发育发展基础上的,并离不开民众民主意识、民主行为的增强;国家文明,须建筑在城市文明、社区文明的基础上,特别是每个公民努力做个“文明市民、村民”;国家和谐,须增进人际之间和谐,也包括增进人与自然间的和谐,这种和谐,当然离不开每个公民的践行。
    其二,权利和义务的结合和统一。分析24字,每个词组是一个价值观,即12个价值观。不管哪个层面,每个词组都是一个“价值追求”,而每一个价值观,公民践行中都包含“义务”与“权利”,都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比如,“富强”这个价值目标,既是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即国家的强大,同时包括人民的“共同富裕”,倡导公民通过诚实劳动富起来。也就是说,“富起来是公民权利”。这在如今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而在“文革”和“左”的思想占上风的年月,“老百姓的富”这样的话,并不能爽快地说,那时的语言是“穷则变、富则修”。弄得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靠“票证统筹”、生活拮据的“短缺经济”。因此,“富强”这个价值目标,对百姓来说,既是“国家强大了”,人民能摆脱近代以来受欺凌、受分割、受打击的担惊受怕、颠沛流离的日子,扬眉吐气了,又是每个公民有生活“富起来”、过得越来越好的权利。这是权利。另外,“富强”又有义务方面要求,公民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富裕,为国家富强“添砖加瓦”。不能“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去追求什么“富裕”,危害民众、危害社会。
    又比如,“自由”这个价值目标。《共产党宣言》中有个著名判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人的宏伟事业就是为着全人类解放的。人,就是人民群众,是老百姓。“人自由发展”的“自由”两字,告诫我们:“从人出发”,是党和政府为民办事的要义。“左”的思想影响下,百姓的“自由度”还有种种受限制。改革开放以后,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农村联产承包、不再扣“投机倒把”帽子、政府“放权让利”、私人开个店办个厂都行、劳动者胆大的到海外发展也放行,政治禁锢的帽子大大减少,老百姓的“活路”多起来了。也就意味着,国家和政府的“整体”要培育和践行自由的价值观。
从个体来说,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公民享有自由的权利。而人又是社会动物,群体如何共处一体,既享有个体自由权利,又保持群体的秩序,就有义务遵守群体的“游戏规则”(社会相关法则和道德规则)。由此,自由包含着责任。自由、责任这两者,相辅相成。相比之下,后一方面更重要于前一方面。后一方面反映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前一方面反映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学者麦迪逊说:“人们可以有秩序而没有自由,但他们不能有自由而没有秩序,必须先有权威,然后才能对它加以限制”。安东尼·吉登斯也说,“作为自主的自由,无责任即无权利”。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后所出现的金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问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由多了而责任缺失”的问题。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的情况下,人们的自由度的增加,需要增强更多的责任意识,须有制度和他律的约束。
    如此等等,既是追求核心价值所要把握的,又是实现中国梦、圆百姓精彩人生之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文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讲师团成员、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高级编辑)

报名咨询

021-65650813

021-51263651-8034

微信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4023701号 Copyright © 2003-2014 上海华智干部培训网